学思践悟
学习二十大•书记抓党建丨学史崇德,实干笃行

编者按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浙大宁波理工学院开展“六学六进三做实”学习实践活动,策划推出“学习二十大•书记抓党建”“学习二十大•师生话共富”“学习二十大•聚力创一流”三个宣传专栏,及时报道反映师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新进展新风貌新收获。

在“学习二十大•书记抓党建”栏目中,我们把学校基层党组织书记在学习二十大精神基础上,结合抓党建工作的好思路好做法好经验以笔谈方式选编刊发,供大家交流学习借鉴,着力推动学校党建工作高质量发展,引领学校奋进“省内一流、全国百强”新征程,为高水平创新性应用型大学建设提供坚实保障、作出更大贡献。

今天推出“学习二十大•书记抓党建”第三期,一起来看看传媒与法学院党委书记和传媒与法学院教工党支部书记的笔谈感悟吧。

在师生中开展沉浸式“四史”学习

传媒与法学院党委书记

朱小红

一、厘清“四史”学习“知、情、意、行”的学习逻辑

知:学习“四史”首要的过程是要知道、了解“四史”的内容,即知“四史”。组织学与个人学、自由学与指定学、线上学与线下学、专题学与讨论学等相结合的办法多渠道在师生中开展“范围最广”、时间最长的“四史”学习。

情:通过学习,理解历史的内容,培养师生对“四史”的共情力和深厚情感。开展“四个100”活动。如“百人讲百史”,从1921年至2021年,选取每个年份党的重大历史,再现党带领人民走过的万水千山,理解百年大党,风华正茂的深刻含义。

意:把对“四史”的了解和情感,转化为为国家和人民奉献青春之力的意志。增强师生“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自觉,提升“学本领、做学问”的文化自信,激发民族情,爱国心和报国志。

行:把学习化为师生日常行为和行动,是学习“四史”的落脚点和终极目标。开展党史知识和专业知识竞赛,推动为社区志愿服务,进行师生“四个一”活动,推动理论研讨和“党史”研究,厚积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学校领导班子与学院师生代表合影庆祝建党100周年

《我家人世间》首发式

师生党员参观宁波舟山港穿山港区

二、推进“四史”学习的“访、悟、思、传”四维实践

走访“过往”的故事。师生党员对在甬新四军进行面对面访谈,用声音、视频、图像、语言编撰历史故事,刊印《红旗飘飘》,唤起师生新时代的思考。

感悟“四史”的伟力。通过“知四史”、“访历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教学、研究、育人、学习等方面上涌现出一批优秀师生。

思考“时代”的召唤。2021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师生要担当起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大任,在实现浙江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奉献青春和智慧。

传习“来者”的使命。传媒影响世界,法治改变中国。回望“四史”光辉业绩,站在第二个100年起点上,历史赋予我们使命就是要接住时代发展的接力棒,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守住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担当民族复兴的大任!

红旗飘飘宣传册

红旗飘飘宣传册第二期


学思想,办实事,彰显法治中国实践力量

传媒与法学院法学副院长、法学教工党支部书记

韩缨

党的二十大报告第七部分单独论述了“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法治工作的高度重视。法学教工党支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利用专业知识积极承担卓越法治人才培养、法律知识宣传、师生权益维护、服务地方发展等任务,取得了具有专业学科特色的基层党建阶段性成果。

一、领航宣讲,法治思想传播广

组建“习近平法治思想宣讲团”,以真学、实讲推进“六学六讲”落到实处。2021年6月,法学教工支部与法学学生支部共同成立“习近平法治思想宣讲团”。2021年和2022年暑假期间,宣讲团成员将地区特色和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十一个坚持”有机联系,以“法治中国”、“共同富裕”为背景,在社区、农村、学校、企业进行宣讲。共开展线下宣讲21场,听众人数达到420人,同期组织线上宣讲共7场,观看人数达到180余人,观众反响热烈。

法学支部师生共建“习近平法治思想宣讲团”(2021年6月成立仪式)

支部成员刘敏老师进首南街道九曲社区进行法治宣讲

二、打造品牌,法律咨询扶危助困

面向全校师生开展法律咨询志愿者服务。贯彻“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精神,建立常态化法律咨询服务机制,为全校师生提供法律咨询服务。2021年6月法律咨询室成立后,13名支部党员共接待教职工和学生咨询50余人次,实际咨询时长达40余小时。咨询内容从教育培训、购房政策到继承赡养、民间借贷,咨询对象涵盖学生和教职员工。

法学支部党员通过法律咨询室提供咨询服务

法学支部成员陈丹琪老师接受企业人事问题法律咨询

三、争做头雁,服务地方法治建设

建设“地方立法和社会治理”学科平台,积极为社会提供智库服务。支部成员近3年在地方立法、社会治理、知识产权等学科方向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了与宁波市人大工作理论研究会、宁波市司法局、宁波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等部门的科研合作,累计项目数达30项以上。

法学教工支部将习近平法治思想、法治中国建设精神融入到三全育人、学科建设和学校发展事业中,实现了党建工作与事业发展的深度融合,创建了富有特色的“法治实践型”基层党建品牌,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上一篇:学习二十大•书记抓党建 | 共建共享,三学育才

下一篇:学习二十大•书记抓党建丨党建引领,提质发展